阿木
上世紀(jì)90年代,身強(qiáng)力壯,做海員駕鐵船,不問親朋,無謂家庭,跟著海豚滿大洋跑,直到家里引進(jìn)一位姑娘,叫媳婦,且掛我名下,心才收回。1991年的冬天,船繞歐洲一圈返航歸來,目的港廣州。想到此次離家近,也該讓她來船探親一次,看一看咱們大鐵船了。于是,船到新加坡,三言二語,把到港時間、接頭地點(diǎn)寫了個一清二楚,再忠告幾句,整封掛號信,交給當(dāng)?shù)卮?,算是完成首要任?wù),繼續(xù)頭枕波濤,想入非非,做美夢想媳婦去了。鐵船一路向北,左搖右晃,興奮異常。不想則矣,一想難眠,竟心隨船動,情緒激蕩。時間越近,心越發(fā)不安,像個饑餓待哺的嬰兒,時時幻想著母親的再現(xiàn),相思之情油然而生。
幾天后的傍晚,船駛?cè)胫榻?。在海員們的親熱吆喝下,巨輪仿佛一頭暮歸的耕牛,溫順地臥于廣州新港,“吱吱嘎嘎”摩擦著碼頭。未等舷梯放穩(wěn),我迫不急待如袋鼠般一躍而下,直奔接頭地點(diǎn)。上世紀(jì)90年代,百姓生活水平遠(yuǎn)沒有現(xiàn)在這么發(fā)達(dá),人手一機(jī),想找人,掏出來喂喂喂,就知道人在哪里了;交通又方便,的士滿街跑,只要你出錢,司機(jī)定會告訴你,上月球都沒問題。那時候,沒法子,在什么地方見面,就得約好時間、定好地點(diǎn)。
夜色籠罩大地。北風(fēng)有點(diǎn)張揚(yáng),在路邊追趕著落葉。眼隨葉飄,覓女人身在何處。四周未見,不免心跳加快。擴(kuò)大范圍再找,仍不見,頭腦也跟著發(fā)起熱來,難免不在心中追問十萬個為什么……猛然間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犯了大錯:船由老港改靠新港,怎么可能找到她呢!于是,找來摩托車,暮色中一路狂奔。
未見人,已歷其難。趕到老港。一眼望去,女人正站在電線桿下聽西北風(fēng)唱歌。脖子伸得如長頸鹿般,一個勁地朝碼頭里面望。仿佛連電線桿都感動得不行,為她點(diǎn)亮了一盞燈?,F(xiàn)在看來,母親說的話是對的,女人老實(shí),說在哪里等,就在哪里等。不免竊喜,贊嘆起我寄給她的忠告信。
見面后一問方知,女人不是膽小,而是擔(dān)心,怕我找不到她,就狗急跳墻,指耗子罵老鼠,擔(dān)心影響探親氛圍。看得出,女人悲喜交加,為等我生過氣,為見我開過心。我心疼她,問為什么要等這么久。她說,除了心急,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,就是辦事處的人告訴她,船下午就靠好碼頭了。做海員的一般都知道,家屬來船探親,歷經(jīng)千山萬水,的確不容易。許多老海嫂更是深有體會,船在國外,就是想去也去不了。
船回國內(nèi),她得算日子、看情況。孩子太小、孩子上學(xué),誰接誰送?老人病人、一日三餐,誰照應(yīng)?農(nóng)村的,三畝水田、四畝旱地,誰看護(hù)?雞啊、豬啊、狗的,誰伺候?城里的,你請假,廠里不放人。你走人,他扣你年終獎。事事不好辦,件件不省心。一連串的問題、一大堆的事情,心里還沒整出個甲乙丙丁來,頭已經(jīng)開始發(fā)暈了,上船探親的心思也就削去了一半。如果有人寫部海員愛情小說,光是海嫂上船這一章節(jié),就絕對精彩好看。海嫂們誰都不會否認(rèn),上船探親有的時候比蜜糖還甜,比千年陳醋還香。
另外,此事還牽涉到男人的面子問題,來與不來,考量著誰是真正的一家之主。船上木匠就讓大家笑了個飽,大家?guī)讉€航次的話題都是“吃醬驢肉,喝孔府家酒,看趙巧云探親”。我臆想,央視星光大道“喝匯源果汁,看星光大道”,可能就是看了木匠這首廣告詞后改編的。
那是前兩個航次的事。我們船回北方青島港裝貨,船還在蘇伊士運(yùn)河大苦湖錨泊,木匠就大張旗鼓找電報,造聲勢,下調(diào)令,說是要讓她老婆趙巧云上船探親看望他。電報員笑他太急,問是不是讓嫂子到新加坡來探親。木匠就解釋,早點(diǎn)通知,早點(diǎn)準(zhǔn)備,讓她醬幾斤鮮驢肉、打幾斤孔府家的酒,手軟得沒力氣拋大鐵錨了。船抵青島,錨泊等待進(jìn)港。只要沒事,木匠便往駕駛臺跑,用望遠(yuǎn)鏡看碼頭,問代理是否來船,向辦事處呼高頻。即便閉上嘴巴,他的眼睛都在告訴我們他在打探趙巧云是否已經(jīng)“抵港靠泊”。
看木匠猴急搔心樣,大家心里直樂呵,老海員們便打趣他,趙巧云來不來?此話話中有話,另有故事。傳說公司有一位大副想家了,要老婆來船探親,便讓電報主任給他發(fā)一份電報。船用電報千字千元,堪比肉價。大副能省則省,簡明扼要寫下“某日抵某某港”,連標(biāo)點(diǎn)符號都沒寫。在那“干不干,二塊半”的低收入年代里,一封六字船報,相當(dāng)于消費(fèi)了大副近一天的工資。大副嫂子也是一位會過日子的人,照葫蘆畫瓢,學(xué)她模范丈夫,也回了封六字報“不來來來不來”。挺抓狂的明字密電碼,編得如此出彩。
木匠知道這個傳說中的故事,但心中更清楚,他們想將故事的主角換成他。量自己的水,由他們?nèi)フf,木匠三緘其口,該干嘛就干嘛,決不談什么女人、探親和喝酒。直到三天過后,我們船仍原地錨泊,才讓木匠心理找到一絲平衡。他想,就連公家定好的靠泊計劃都會有變化,船至今沒能靠上碼頭,更不要說女人的私事,來不來了。當(dāng)大家再問他時,他聲響如鐘,反問大家,明天我們靠不靠碼頭。天知道明天靠不靠,恐怕現(xiàn)在連船長都未必清楚。
幾天后,船靠碼頭。不要說巧云了,連天空半塊云彩都沒看到。為此,木匠失落了好些日子。大廚見他相思鳥般,就調(diào)侃他,說你還真的把自己當(dāng)魯班木匠,調(diào)動趙巧云了。木匠不知道魯班的婆娘也叫趙巧云,只覺得大廚的話太尖,有點(diǎn)刺耳。礙于大廚心中壇壇罐罐太多,掖的東西又雜,木匠不敢隨意接話頂嘴。
未曾想到,探親一次,會如此坎坷。媳婦上船了,回到房間,把女人一人丟在房間,自己上班去了。這自然引來了她的一通不滿。下班后,忙回房間將功贖罪。先送好吃的,又給好喝的,再小恩小惠,自然搏得女人笑。她開心你快樂,我興奮得像個收回全年租子的土財主,在房間亢奮高歌:“俺這里美孜孜在芙蓉帳笑春風(fēng)……”
瞬間二十年,探親已成往事。社會的文明與進(jìn)步,讓百姓獲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間,難為海員海嫂之事也少了許多。隨著收入的提高,家庭的殷實(shí),人們追求更多的是生活的真善美。上船探親,一路所見所聞,再見恩愛如初,給海員家庭增添了無限生機(jī)。如果沒有海員的遠(yuǎn)航離別,沒有海嫂的別后思念,沒有雙方情感的沉淀和升華,誰能體會得到探親之旅的樂趣與享受,在內(nèi)心深處產(chǎn)生的深沉共鳴?
前幾天,一位海員作家告訴我,船回南京,駛過家鄉(xiāng),念妻心切,于是約定江陰大橋相見。當(dāng)看見妻子揮動一塊紅紗巾時,我們的作家熱血沸騰,用心記下了一段浪漫的愛情色彩:“妻一邊揮舞紗巾,一邊在江堤上奔跑。遠(yuǎn)遠(yuǎn)望去,紅紗巾在陽光下特別地耀眼,令我神情蕩漾,在心底燃起濃濃的火焰……紅紗巾是家里包扎結(jié)婚證用的,此刻竟被聰明俏皮的妻子拿來作為渲染場景的道具。望著見證過我們愛情的紅紗巾,一股歷久彌新的深情愛意在江面慢慢散開,愈遠(yuǎn)愈香、愈久愈濃……”